最近有朋友在說懷念大學生活,后悔沒有學好知識。還問我如果再回到大學會怎么做?
我想我會更放肆的去玩車。要不然你還要我怎樣!
在大學的時候我一直追求的是多去體驗多樣的生活,有人說過:沒經(jīng)歷逃課、掛科、談戀愛的大學是不完整的,所以這些我都經(jīng)歷了?,F(xiàn)在看來,我做的還不夠。
大學里讀書漫不經(jīng)心也學了些知識;課下不是打球就是窩在宿舍打游戲;周末和假期就去兼職;也曾看到朋友圈里有人發(fā)騎單車到西藏的瀟灑,我的內(nèi)心是沖動的,腳步卻是沉重的。
有首歌這樣唱:要是能重來,我要選李白。創(chuàng)作也能到那么高端,被很多人崇拜。我的大學重來我會選擇做一個極致愛車、玩車的人。
我會在剛步入大學就學駕照,把這開車的第一步給盡快的搞定。
我還會多去實驗室,拆裝發(fā)動機、底盤、電路等一些部件。(ps:我學的是車輛工程。)我感覺拿上扳手搞這些比起枯燥的理論有趣多了。懂了這些,才知道現(xiàn)在看的試駕視頻和文章是不是瞎扯淡。
去逛車展,不是只是走馬觀花的看看,我們要的是去體驗各種新車外觀設計,內(nèi)飾、空間布局和一些制造的工藝等。網(wǎng)上再多的資料介紹,都不如到現(xiàn)場親自去觸摸、去察覺。
不一定非要有騎行去西藏的勇氣,我更想來次長途的自駕游。看沿途和目的地的風景是一方面,我還想體驗長途開車的感受,哪怕會爆胎、會翻車、會拋錨。這種經(jīng)歷會比坐飛機去玩更有趣。
如果資金允許,我會折騰一輛二手車,哪怕是后驅(qū)的五菱神車,也會嘗試下甩尾。因為這樣會更真實的了解車子的性能,這才配的上玩車。
更酷的事情是這個:大學生巴哈大賽,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。
很多人可能會懷疑的講,這汽車比賽肯定是有豐富賽道經(jīng)驗、駕駛技巧的“老司機”們的游戲。其實,你也可以的!
這里科普一下:巴哈是西班牙語“Baja”的音譯,就是“越野車”的意思。巴哈大賽是國際越野車水平最高的頂級賽事,中國是繼美國、巴西、韓國、南非、印度之后,第六個舉辦巴哈比賽的國家。
比賽分為靜態(tài)與動態(tài)測試,其中靜態(tài)項目包括技術檢查、賽車設計等,動態(tài)項目包括牽引力、直線加速、耐力比賽等。
這么說下來就是高逼格、很有趣、很有料的比賽了。在大學玩這個比賽,肯定會比卡丁車更有意思了。
而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(FSC)是一項由高等院校汽車工程或汽車相關專業(yè)在校學生組隊參加的汽車設計與制造比賽。國內(nèi)外車隊都會來參賽,從設計賽車,到團隊合作,到參與賽事。這么激動的事情才是放肆玩汽車正確的打開方式。
作為一個不安分的理科生,不是呆板的木在房間做實驗,更要動起來,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玩。我熱愛的是汽車,你呢?
再說一句,我們不能夠重回大學了,最重要的是我們是要把興趣玩到極致,不要留下任何的遺憾!
(圖片源于網(wǎng)絡,侵刪。)
文章評論
時間|熱度